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8的文章

【中央社專訪】1988 社會篇:後80年代,與張哲生的青春歲月

圖片
文化+ 2018/10/29 第22期 1988 社會篇:後80年代,與張哲生的青春歲月 沒有網路的時代,許多東西只能成為人們消失的記憶。透過張哲生的青春歲月,回看每位中生代皆曾經歷的崢嶸歲月。 文:魏紜鈴/攝影:吳家昇 1972年出生的張哲生,憑臉書粉絲團經營個人品牌走紅,「懷舊達人」形象深植當代人心。講究復古懷念惟醇,無論老少都在他樂於分享的精采作品中,宛如坐上時光機,重返消逝的過往,找回難忘的牽掛。 1988年時張哲生16歲,透過他的青春歲月視角,領略每位中生代皆經歷過的崢嶸歲月,從他年少的生活日常,察見當時風行話題… 「懷舊達人」張哲生的臉書粉絲頁,追蹤人數逾20萬人 人心刻在日常,思想變在生活 1988年到整個90年代,剛好是張哲生高中到大學的學生生涯。當時念師大附中的他說,高中生對電視上正熱播的卡通「金剛戰神」、「超時空遊俠」、「霹靂貓」興趣沒那麼大了。 「那些卡通是給小朋友看的,我喜歡自編報紙,做一些當時覺得超好玩,但現在回想起來有點白痴的事。」那是個任何人事物都無法被網路存檔瀏覽搜尋留存,一切稍縱即逝、得把握機會自尋樂子的純真年代。 張哲生喜歡將校園生活的點滴畫成四格漫畫,畫完以後再傳給大家看。「每個人看完往後傳下一個,都看完了,再回傳給我。」幾個要好同學一起自編報紙,從報紙上剪幾個人頭重製成雙頭人,天空畫上一架飛碟,標題寫著「我們在校園裡發現飛碟,有雙頭人出沒」。張哲生如今回想起來,原來自己從小就熱衷製造娛樂與大眾分享,「只是當時我們只能影響少數的人,而現在的網路世代,讓外界看見自己的機會變多了。 」 那時,經典美國影集「百戰天龍」的馬蓋先,「霹靂遊俠」裡的李麥克與霹靂車伙計也廣受歡迎,令人難忘的角色開啟當時人們不一樣的思維。張哲生認為,這些美劇呈現出的生活環境,與動員戡亂時期非常不一樣,「當人民透過這些節目影集,了解別的國家可以這樣做,而我們卻不能這樣做時,人心思變。」 作為學生的張哲生除了課後一些自娛娛人的消遣外,就是認真讀書。「我沒有重考過,當時大學升學率不到5成,文組更低只有2成、3成,是現在學校還要搶學生的現況難以想像的。」張哲生說,如果鄰里間出了一位大學生,肯定放鞭炮慶祝,不僅父母引以為傲,左鄰右舍也齊沾光。 「那時候的學生比較像學生」張哲生覺得,現在的學生...

【喀報專訪】張哲生 美好回憶的記錄者

圖片
張哲生 美好回憶的記錄者 透過老照片、老影片,喚起大家心中懷舊之情的魔法師 ~ 張哲生 記者 許柏悅 文(2018/10/28) 找尋那「沒被想起」的情懷 你有多久沒拾起童年最愛的玩具、最愛的那本漫畫,又或者再度走訪那間不知與初戀情人共度多少個浪漫午夜的老戲院?每個人一定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美好回憶,只是時間一直向前流動,它們也就逐漸被推往內心的深處。大家並非忘了這些美好的回憶,而是不曾有動機令你「想起」,或者不知對記憶的追尋要從何著手。人稱「懷舊達人」的張哲生,透過架設網站、臉書粉絲團,整理了無數的老照片、老影片,帶領大家拾回那些曾經被淡忘的往日情懷。 「人難免都會想到過去,可是你會想過去,代表過去有美好的東西」張哲生說道,對他來說,懷舊不是為了讓我們留在過去,更沒有要大家拋棄現實,而是把那些屬於過去的美好回憶轉換成能夠面對未來的力量。在20多年前,他碰上了網路時代的崛起,「分享」變得簡單,因此他以自身的兒時興趣出發,從架設介紹懷舊卡通的網站做起,開始利用網路這個新工具與大家分享他的知識、回憶;如今20年過去,張哲生早已不是單純的收藏家、分享家,而是以老照片、文字、影片喚起眾多懷舊情懷的「製作人」。 張哲生被稱為「懷舊達人」,收集老照片、走訪各地,收集大家的懷舊回憶。 (圖片來源/許柏悅攝) 時代的縮影,呈現台灣的歷史與文化 一次因緣際會下,張哲生在網路上得知了收藏成千上萬張新聞照片、民間照片的「國家文化資料庫」,令他的收藏、分享範圍逐漸擴大。數年的累積下,張哲生透過了一張張已經斑駁的老照片、一部部充滿雜訊的老影片,也開始探索許多自己不曾了解的故事、歷史。張哲生對於這些老照片、影片,一直抱持著自己身為紀錄者、產製者的初衷。 「我不管當初(拍攝者)他的目的是什麼,至少他拍到的景物是真的,我想看的只是50年代、60年代的台灣是長這個樣子。」每個時代都會有他的政治、社會背景,張哲生認為我們該在意的重點不在於這些影像是否有政治目的,而是這些文物忠實的呈現了一個時代的縮影,保存的是一段歷史與文化。 張哲生收集相當多老照片,並做出今昔對比,此為西門町橫跨50年的今昔對照圖。 (圖片來源/ 張哲生Facebook粉絲專頁 ) 保持初衷 體會真正的感動 張哲生回憶起,數年前於粉絲團上曾分享過一部1956年攝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