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4的文章

1968年,台北市的三輪車走入歷史。

圖片
1968年,為了配合人力三輪客車全面禁止於台北市區內行駛之政策,市府進行台北市收購營業三輪車工作,數百名三輪車工友騎著車子,先到北市五常街繳車後,再到北平路市警局交通科辦理領款手續。繳車的三輪車工友,每輛車子可以領到收購費6000元,自行轉業補助費2000元,救濟金4000元,共計新台幣12000元,但若由政府輔導就業者,每輛車只可領6000元收購費。(註:1968年,我國行政院發佈《基本工資暫行辦法》,將基本工資(月工資)定為600元,是台灣首次以法規命令規定全國性的最低工資。)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7年,畫面中的三輪車正往西行駛於台北市許昌街,左邊路口為館前路,往北望,可以見到台北車站。日治時期(1908年10月)在台北車站對面有間規模不小的「臺灣鐵道飯店」落成,位於今忠孝西路、館前路、許昌街、南陽街所圍之街區內,二戰時(1945年5月31日)臺灣鐵道飯店遭到美軍空襲而損毀,戰後曾小規模修建復業,改稱「臺灣鐵路飯店」。不過在當時,今新光摩天大樓所在之處卻變成空地荒廢下來,結果該地違章林立、攤販聚集,由於這些店面屬於違建,因此在1965年9月遭到強制拆除,於是成了一大塊空地,後來暫時成為了停車場,也就是這張老照片裡的景況。 台灣光復之初,一切都彷彿是在廢墟中重建,因此,民生疾苦的情況是必然的,為生計奔波幾乎是每個人的生活主題。當時,三輪車與牛車是台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在沒有機械動力的情況下,完全靠車夫一腳一踏的勞力以縮短空間上的距離,生計之艱難在汗滴之間記在大地之上。 一位音樂人多年後回想起父親與三輪車時說:「有一天夜裡,我聽見了父親踩著三輪車的聲音。以前的我,總刻意地與父親、與三輪車保持距離,就怕它們的殘破,傷了我的少年輕狂;但是,我沒有想到,從前自己刻意保持距離的父親與三輪車,就這樣一步一步地為我騎出了夢想。」

如何讓張哲生專頁裡的影片能夠自動以HD高畫質播放?

圖片
其實只需要幾個步驟,就可以讓你在觀看Facebook的影片時,自動以HD高畫質播放(只要影片有HD高畫質),而不需要自己再去點擊影片播放工具列的HD按鈕。其設定方法如下: 1. 點擊Facebook頁面右上角的「▼」叫出選單,然後點擊選單裡的「設定」。 2. 顯示設定頁面後,點擊左側選單最下面的「影片」。 3. 進入影片設定,將第一項「預設影片畫質」改設為「高畫質(如果有)」。 恭喜你!設定已經大功告成。 趕快前往 張哲生專頁的影片區 ,播放幾段影片試試看吧!

台北市西門國小校歌

圖片
台北市西門國小校歌 (1980年9月發表) 詞:鄭美俐校長 曲:余淑端老師 西門 台北市的門戶 西門 台北市的精華 歷史悠久 校譽顯揚 設備充實 環境優良 我在這裡學習 我在這裡成長 在歡笑中 不斷茁壯 五育平衡發展 個個活潑健康 這是我們學習的好地方

哲生的超時空影像之旅

圖片
我深深覺得,找出老照片裡的地點,親臨現場拍照,與從前的畫面作個比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製作了超過300張的「超時空影像」,在這裡先分享30張如下,若有興趣看更多的話,可以前往我的臉書專頁上的「 哲生的超時空影像之旅 」相簿。 國慶日的總統府前 1968 vs 2014 艋舺龍山寺的鯉魚池 1972 vs 2013 台北行天宮大殿側拍 1968 vs 2014

國泰百貨公司開幕廣告(1977)

圖片
1977年10月6日《中國時報》第四版刊登的「國泰百貨公司」開幕廣告: 1977年10月6日上午10時,由國泰集團設立的國泰百貨公司正式開幕,開幕典禮由國泰集團創辦人之一的蔡萬霖(1924-2004)揭幕、基隆顏家的顏欽賢(1902-1988)剪綵,現場還請來百人大樂隊演奏,聲勢浩大。 國泰百貨公司在行銷上強調「不以打折為噱頭,不打折比打折便宜」,並以「新的風格、新的氣派、新的服務、新的滿足」為經營宗旨,力求不斷推出各式新穎服飾百貨,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回顧「生生皮鞋」的歷史

圖片
生生皮鞋原創業於上海浙江路,東主為徐一壽、徐一祥、徐一發三兄弟,主業為上海帽店,有名於時。 台灣光復後,徐一祥與徐一發奉兄命來台開拓巿場,在台成立上海鞋帽商店分店,但台灣氣候炎熱,帽子滯銷,原為配角的皮鞋反成主流。 1951年5月6日,台北市北門附近的「上海帽店」擴充二樓商場所開設的「生生皮鞋廠」正式開幕。當天刊登在《台灣新生報》頭版的開幕廣告: 生生皮鞋開在昔日的北門平交道南側樓房中的一間,非常講究店頭布置、招牌設計和廣告宣傳,二層樓高的巨型皮鞋裝置,令人印象深刻。 1962年,從中華商場忠段二樓看見北門與生生皮鞋。

1970至80年代的新光百貨發展史

圖片
台灣的新光集團,從紡織業起家,自1970年代開始跨足百貨業的經營。 1974年12月7日,新光集團創設的第一間百貨「新光育樂公司」(總公司)開幕,地址位於台北市南京西路12號,大樓內設有百貨中心、超級市場,以及保齡球館。 1975年12月10日,位於台北市三民路8號九龍大廈(今三民路108號)的新光超級市場民生分公司開幕,營業項目包括超級市場、百貨中心與保齡球館。

1963年美援會搬遷 用牛車載運電腦 但非台灣第一部電腦

圖片
1963年9月,美援會改組為經合會,用牛車將辦公用的IBM電腦(打孔卡機)搬遷至台北市羅斯福路的新大樓裡,留下這幅「傳統支援科技」的經典畫面。 畫面中放置於牛車上的電腦由IBM製造,名為「打孔卡機」(Punched Card Machine,簡稱PCM),是一種用來對打孔卡片進行運算處理的機器,由於其內部組件經不起汽車運送時的劇烈震動,而在台灣又找不到具有良好避震設備的氣墊車,所以只好使用傳統的牛車,以時速5公里的安全速度,載著它緩緩地往目的地移動。 1960年代常見的 IBM 523 打孔卡機

勤儉興學的「現代武訓」王貫英

圖片
上圖拍攝於1973年,畫面中踩著三輪車的長鬚老者,正是效法「武訓興學」,將沿路拾荒所得用以捐款購書、宏揚文教的王貫英老先生。(馮國鏘 攝) 1906年生於山東東平的王貫英先生,自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後,居住於台北市漳州街的貧民窟內,他每日踩著三輪車從中華路沿著博愛路、武昌街等地撿拾破爛,把自己的微薄收入悉數購書並捐贈給各地的圖書館或學校。(註:1971年1月,台北市中華路二段開闢,合併汀州路以南的漳州街並加以拓寬。1984年,台北市南海路進行延長拓寬工程,又併入了漳州街殘餘的路段。隨著中華路二段與南海路南段打通之後,漳州街這個街名正式走入歷史。) 1968年5月1日,拾荒老翁王貫英購書贈美國。

莫名奇妙 vs 莫明其妙

圖片
莫名奇妙和莫明其妙是一樣的意思嗎? 我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查詢「莫名其妙」,得到解釋如下: 形容事情或現象使人無法理解,不能以言語表達出來。 ※文明小史˙第二十七回:「次日,張先生同他到藩司前看池子裡的癩頭黿,濟川莫名其妙。」 ※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五回:「我倒莫名其妙,為甚忽然大請客起來?」 亦作「莫明其妙」。 但,「莫名其妙」真的等於「莫明其妙」嗎?我倒不這麼認為。 於是,我前往「教育部國語小字典」網站查詢「名」與「明」,得到相關解釋如下:

今日百貨興衰史(1968-1997)

圖片
1968年12月8日開幕的今日股份有限公司(今日百貨),坐落於台北市峨眉街54號(昆明街口),是上市公司萬華企業與第一飯店相互投資的企業。 創立於1958年2月的萬華企業,以資本額120萬元開始百貨批發業務。1965年,萬華企業在中華路與漢口街口興建了萬企大廈,第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百貨)在該地立足。

力霸百貨與衣蝶百貨之興衰史(1982-2008)

圖片
1981年10月6日,位於台北市延平南路110號(衡陽路口)的大王百貨開幕,但因經營不善,開業未滿一年,便由力霸集團接手營運,並更名為力霸百貨,於1982年5月15日開幕。 1981年10月6日《民生報》頭版的大王百貨開幕廣告 1982年5月15日《中國時報》第4版的力霸百貨開幕廣告 進入90年代後,由於力霸百貨衡陽店所處的「新生報業廣場」大樓內租戶混亂,在租約關係複雜的考量下,加上經營成效愈來愈差,力霸集團遂於2000年結束了開業18年的力霸百貨衡陽店。 左圖拍攝於1981年10月,台北市衡陽路與延平南路口的大王百貨。右圖由張哲生於2014年5月23日在同地拍攝。

來來百貨興衰史(1978-2013)

圖片
1977年,籌備中的國泰關係企業「來來名店百貨公司」進行招商,強調「以堅強的企業體做後盾、以豐富的經營經驗做先鋒」。 1977年10月6日開幕的國泰百貨公司(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一段88號),是國泰集團史上跨足百貨業的第一間據點;同年,國泰集團與大來關係企業合作,在同樣位於西門町的武昌街與昆明街口,籌設了來來名店百貨公司,國泰集團創辦人之一的蔡萬春(1916-1991),還出席了來來百貨所在的台北西門大樓之動土典禮。 位於台北市武昌街二段77號的台北西門大樓,由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起造、羅維東設計、樹德工程負責營造;於1977年3月8日開工、1978年6月10日竣工,工程造價約為新台幣6,369萬元,是一棟10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 1978年8月21日發給台北西門大樓的使用執照: 1978年11月25日,國泰關係企業「來來名店百貨公司」在台北市西門町電影街(武昌街與昆明街口)隆重開幕,以「讚美的焦點、流行的焦點、歡樂的焦點」為營業主軸。 來來百貨之歌「早安版」: 早安 美麗的新世界 為你而開 歡迎來「來來」 這裡是讚美的焦點 來「來來」 來「來來」 早安 早安 來來百貨在營業時會播放「來來百貨之歌」,依播放時間分為早午晚三個版本,歌詞裡除了將早安換成午安或晚安之外,還有一句是不一樣的: 早安版:讚美的焦點 午安版:流行的焦點 晚安版:歡樂的焦點 在1978年11月25日的台北來來百貨公司開幕廣告裡,便是以「焦點的誕生」為宣傳主軸,並對上述的三個「焦點」有詳細的說明。 兩年後的同月同日,1980年11月25日,號稱「中部最大百貨公司」的台中來來百貨公司正式開幕。

世上被看過最多次的相片與被聽過最多遍的古典樂旋律

圖片
世界上被看過最多次的相片 世界上被看過最多次的相片,應該就是 Windows XP 的預設桌面「Bliss」(天賜之福)。 相信有不少 Windows XP 的使用者會以為這張桌面是電腦繪圖作品或合成相片,但事實上,它是美國攝影師歐里爾(Charles O'Rear)的攝影作品。

中華商場的長廊歲月(李國修口述)

圖片
影像合成:張哲生 中華商場的長廊歲月 口述/李國修(屏風表演劇團藝術總監、第十屆臺北文化獎得主) 採訪整理/君君 歷經近三十年風光的歲月後,中華商場已在(民國)八十一年十月拆除,雖然早已不在,但是,它的一景一物,卻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因為在我過去的成長歲月中,從孩童到青年,長達三分之一的人生,都在中華商場生活和成長。 中華商場落成後,我的父母和家中五個小孩,就住進中華商場第八棟的二樓。當年中華商場中間的第五棟最熱鬧。位在靠近南門的第八棟,地處西門町商圈的邊陲地帶,十分冷清,不過,空空盪盪的騎樓,反倒成為我童年玩樂的快樂天堂。

台視優質八點檔《雨後驕陽》台灣鞋業大時代更迭興替的縮影

圖片
一雙鞋踩踏出台灣經濟起飛的輝煌時代 也激發出台灣人勇敢無畏的打拚精神! 這是一個關於台灣鞋業發展的故事,一個兄弟為製鞋胼手胝足的故事! 老師傅黃正義的兒子黃榮燦與義子劉木成從小在格子場裡學手藝,兩人雖沒有血緣關係卻情同手足,但因為一位在市場賣菜的純樸女孩牡丹,兩人開始出現嫌隙…

張克東的「華美芝蔴夢」興衰史

圖片
台北芝蔴大酒店 1978 vs 2014 上面照片的左半圖拍攝於1978年,地點在台北市信義路與安和路口,畫面右側遠方為信義路往東,右半圖由張哲生於2014年3月12日在同地拍攝。 由張克東經營的華美聯合建設所興建的台北芝蔴大酒店於1977年落成開幕,後來因華美建設倒閉而於1982年結束營業,之後曾租給合作金庫與好樂迪KTV營業,但後來因失火歇業而荒廢至今;2013年6月由吉美建設取得超過9成產權,都更進度出現一道曙光,未來可能會改建為豪宅,以位於信義路與安和路交叉口的精華路段來看,都更案完成後一坪可以來到兩百萬以上。

再見了!圓山兒童樂園

圖片
今天會特地到兒童育樂中心拍照,其實是因為我對它擁有一份特別的情感。 事情要從我小學的時候說起,當時台北市立動物園從圓山搬到了木柵,台北市政府決定要擴大兒童樂園的版圖,在圓山動物園舊址建設其他的遊樂設施,因此舉辦了一些集思廣益的活動,其中有一項是邀請台北市各小學的學生代表聚集在一起,各自繪出自己心目中未來兒童樂園的模樣,然後由與會的記者們投票選出前三名。 我很榮幸代表了西門國小出席這個活動,當時我所畫的作品名稱叫做「電腦世界」,畫裡有許多電腦與機器人,遊園的民眾站在會自動前進的履帶上,快樂地使用兒童樂園裡的各項設施。很幸運地,我的作品獲得了票選第一名,我還記得第二名的作品名稱是「迷宮」。隔天的國語日報頭版還出現我的照片與名字,可惜我收藏的那張報紙已經不知去向。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第21集【大結局】

圖片
準備回到星星的都敏俊⋯ 痛徹心扉,如何能夠讓我不再想你? 沒想到,一個扭轉整個局面的人,出現了…

士林市場的歷史

圖片
士林市場最早發跡於1909年,其交易區域主要集中於媽祖廟「慈諴宮」前方的廣場,該地因為靠近基隆河的渡口,士林的農產品以及來自艋舺與大稻埕的貨物都在這一帶進行交易。不過之後因為市場攤販佔用的範圍愈來愈大,慈諴宮便築起了圍牆以保留僅存的狹窄廟地。 在那個年代,由於瘧疾等各種傳染病在台灣各地頻傳,總督府認為都是環境衛生不佳造成,因此施行「市區改正計畫」,以遏止傳染性疾病發生,其中包括將流動攤販集中至公有市場內管理。於是,位於慈諴宮對面的士林市場便在1913年開始興建,並於1915年落成營運,同期台北新興的市場還包括了1907年的千歲市場(今南門市場),以及同在1908年落成的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和西門市場(又稱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 1915年,位於慈諴宮對面的士林市場。 日治時期建造的士林市場為兩棟長條形建築物,戰後由於市場空間需求大增,導致攤販們開始從這兩座舊市場向外搭建,以擴充市場之面積。1980年,市場擴建的狀態已經十分明顯,於是兩座市場之間的擴充空間自然成為了市場的一部分。 1980年的士林夜市,蚵仔煎甫漲價至20元。 1915年啟用的士林市場為磚造木架之建築物,主體以紅磚建成,屋頂是木桁支撐,上方突起處則作為通氣窗;側面大弧形的拱窗,使光線可充分進入,創造明亮的空間。面對慈諴宮為市場入口處,入口左、右兩邊各設有一座圓柱;進入後,左邊有一間日式戧角小屋,為昔日管理辦公之所,再往前兩側,是由兩棟長列建物所圍閉之市集廣場,而這兩棟興建於日治時期的長條形建築物,在1998年9月1日被台北市政府公告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後來,基於消防安全與衛生管理問題,台北市政府決定改建士林市場,並自1998年9月起,即陸續進行攤商拆遷補償至臨時市場營業。 1999年,鳥瞰士林市場,畫面左側(北方)的廟宇為三級古蹟慈諴宮,與士林市場隔著大南路對望。 2000年,士林市場正式被列入北市府市場改建計畫標的。 2002年10月14日,開始拆除士林市場在戰後增建的部份,僅保留並整修日治時代建造的磚造建築,並計畫在原地重建一座新的公有市場。士林市場重建期間,市場內原有攤販移至位於文林路與基河路口、台北捷運劍潭站對面的「士林臨時市場」,並於同年12月25日開始營業。 2002年10月14日,士林市場熄燈,開始進行拆除。(Chih Hsun 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