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3的文章

松山地名的由來

圖片
今年8月,台北市長郝龍斌赴日出席愛媛縣舉辦的「松山to松山包機直航」記者會,與愛媛縣知事中村時廣共同宣布:兩地同名的松山機場包機直航將從今年10月11日正式啟航,首創全球同名機場對飛的先例。 日本四國愛媛縣的松山市是四國島最大的城市,台日兩國都有名為「松山」的地區,這是巧合嗎?當然不是。 台北松山一帶昔日為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居住的「Malysyakkaw」社,平埔族語「Malysyakkaw」意指河流彎曲處,而這條河流指的就是現今的基隆河。清乾隆10年(1745年),泉州人沈用帶領族人到此地定居開墾、建立庄落,並借「Malysyakkaw」之發音將此地命名為「貓里錫口庄」,該庄居於基隆河畔,有船利。清嘉慶20年(西元1815年),地方鄉紳覺得地名含有動物名稱乃不雅,於是刪去貓里,改以「錫口」為庄名。

萬華(艋舺)地名的由來

圖片
你知道「萬華」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嗎? 台北盆地的開發,較南台灣晚了很多年,正式的紀錄一直到清康熙48年(西元1709 年)才出現。當年「陳賴章墾號」率領福建鄉民移居至此,發現該區有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沿著河流散居,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被當地人叫做「Moungar」的獨木舟,於是便借用獨木舟的凱達格蘭語發音,將此地命名為「艋舺」(閩南語發音為Man-ga),意指凱達格蘭族的小船和獨木舟聚集之地。後來日本統治台灣,便改以日語發音與閩南語「艋舺」近似的漢字「萬華」(まんか)來稱呼艋舺地區了。

探究「壓軸」的由來與正確意涵

圖片
你可知「壓軸好戲」其實是指倒數第二場戲,而非最後一場戲。 壓軸是京劇界的用語,舊時戲園演白天戲,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多開鑼,到傍晚六點多打住;戲目有六七齣甚至八九齣,一般分為三段,前三齣通常為新角兒或學生們演,中間兩三齣比較好,後三齣是觀眾最歡迎的戲。 這三段裡每一段的末一齣,叫做「軸子」──前軸子、中軸子、大軸子,此乃清末民初北京幾家戲園子演戲的規程,所以說「軸子」就是每段最末演出的劇目,而倒數第二齣戲便成了「壓軸」。 為什麽有人說最好的演員所演的劇目為「壓軸」呢?這也和北京老戲班的傳統有關。

【影評】我看《科學小飛俠》真人寫實電影(有感動到!)

圖片
這個禮拜二,9月3日,也就是小叮噹生日那天,我參加了《科學小飛俠》的試映會,有機會先睹為快這部我期待已久的電影,現在距離這部電影在台正式上映的日子還有一個星期,就讓我先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後感吧! 雖然片中科學小飛俠的造型與動畫原作相去甚遠,但是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到不少刻意與原作連結之處,例如鐵雄肩膀處的火鳥圖樣(就是原本在胸前的那個紅色火鳥箭頭)以及頭盔上的鳥形裝飾(阿龍的貓頭鷹與阿丁的燕子都可以看得出來),若是將這部電影當作全新創作來看待,不要去計較與動畫的相似度,我會給它 80分 (滿分為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