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市場的歷史
士林市場最早發跡於1909年,其交易區域主要集中於媽祖廟「慈諴宮」前方的廣場,該地因為靠近基隆河的渡口,士林的農產品以及來自艋舺與大稻埕的貨物都在這一帶進行交易。不過之後因為市場攤販佔用的範圍愈來愈大,慈諴宮便築起了圍牆以保留僅存的狹窄廟地。
在那個年代,由於瘧疾等各種傳染病在台灣各地頻傳,總督府認為都是環境衛生不佳造成,因此施行「市區改正計畫」,以遏止傳染性疾病發生,其中包括將流動攤販集中至公有市場內管理。於是,位於慈諴宮對面的士林市場便在1913年開始興建,並於1915年落成營運,同期台北新興的市場還包括了1907年的千歲市場(今南門市場),以及同在1908年落成的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和西門市場(又稱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
日治時期建造的士林市場為兩棟長條形建築物,戰後由於市場空間需求大增,導致攤販們開始從這兩座舊市場向外搭建,以擴充市場之面積。1980年,市場擴建的狀態已經十分明顯,於是兩座市場之間的擴充空間自然成為了市場的一部分。
1915年啟用的士林市場為磚造木架之建築物,主體以紅磚建成,屋頂是木桁支撐,上方突起處則作為通氣窗;側面大弧形的拱窗,使光線可充分進入,創造明亮的空間。面對慈諴宮為市場入口處,入口左、右兩邊各設有一座圓柱;進入後,左邊有一間日式戧角小屋,為昔日管理辦公之所,再往前兩側,是由兩棟長列建物所圍閉之市集廣場,而這兩棟興建於日治時期的長條形建築物,在1998年9月1日被台北市政府公告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後來,基於消防安全與衛生管理問題,台北市政府決定改建士林市場,並自1998年9月起,即陸續進行攤商拆遷補償至臨時市場營業。
2000年,士林市場正式被列入北市府市場改建計畫標的。
2002年10月14日,開始拆除士林市場在戰後增建的部份,僅保留並整修日治時代建造的磚造建築,並計畫在原地重建一座新的公有市場。士林市場重建期間,市場內原有攤販移至位於文林路與基河路口、台北捷運劍潭站對面的「士林臨時市場」,並於同年12月25日開始營業。
原本全新的士林市場預計會在2003年6月完工啟用,但由於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基地內古蹟建物修復等程序,加上原市場內攤商佔用戶的問題,改建工程遲至2006年12月8日終於開工。之後又因配合攤商營運需要,以及變更電扶梯、廁所、垃圾場、消防設備等多項公共設施之設計,並增設遮雨棚,工程再度延宕多時才繼續進行。
依市場處規畫,改建後的士林市場共有地上一樓和地下三樓;一樓類似華西街觀光夜市外觀,中央搭設固定鋼棚架,加上兩旁被定為古蹟的兩棟市場原有建物,可容納288攤,上午作為生鮮超市,下午至晚上提供給百貨服飾攤商,攤位輪流使用,地下一樓共94攤,提供小吃業者進駐,從下午營業至晚上,地下二、三樓則做為停車場。
不少民眾憂心一旦小吃攤地下化,將變成類似百貨公司「美食街」那樣,失去了原有逛夜市的感覺。當時的北市府市場處長丁若亭針對民眾疑慮解釋,因為士林市場位於市定三級古蹟慈諴宮正對面,改建計畫送交都市審議委員會後,委員們認為,依照都市計畫,整修後的市場建物高度後不宜超過廟宇,加上考量攤商營運空間問題,才會決定「向下發展」,而這個作法也獲得了攤商的同意。
2011年8月,歷時12年的士林市場重建工程終於完工;同年12月15日起,攤商開始陸續遷入新落成的士林市場,營運9年整的士林臨時市場同時宣告熄燈。
2012年,位於捷運劍潭站前方的士林臨時市場執行交地、拆除動作,臨時市場用地則計畫作為興建台北市第二座大型藝術展演場館「台北藝術中心」之用。台北藝術中心已於2012年2月16日動工,預定2015年落成啟用。
台北藝術中心包含一個1500席的大劇院與兩個800席的中劇院,建築體呈現四個「正面」,大劇院和多形式中劇場出現在南面和北面;承德路的街面則是四個高塔,與現存的街景呼應,而球形的鏡框式中劇院則朝向捷運站及遠山,突出於建築物如同懸浮的星體。
附錄:1990年1月11日拍攝的士林夜市即景
在那個年代,由於瘧疾等各種傳染病在台灣各地頻傳,總督府認為都是環境衛生不佳造成,因此施行「市區改正計畫」,以遏止傳染性疾病發生,其中包括將流動攤販集中至公有市場內管理。於是,位於慈諴宮對面的士林市場便在1913年開始興建,並於1915年落成營運,同期台北新興的市場還包括了1907年的千歲市場(今南門市場),以及同在1908年落成的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和西門市場(又稱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
日治時期建造的士林市場為兩棟長條形建築物,戰後由於市場空間需求大增,導致攤販們開始從這兩座舊市場向外搭建,以擴充市場之面積。1980年,市場擴建的狀態已經十分明顯,於是兩座市場之間的擴充空間自然成為了市場的一部分。
1915年啟用的士林市場為磚造木架之建築物,主體以紅磚建成,屋頂是木桁支撐,上方突起處則作為通氣窗;側面大弧形的拱窗,使光線可充分進入,創造明亮的空間。面對慈諴宮為市場入口處,入口左、右兩邊各設有一座圓柱;進入後,左邊有一間日式戧角小屋,為昔日管理辦公之所,再往前兩側,是由兩棟長列建物所圍閉之市集廣場,而這兩棟興建於日治時期的長條形建築物,在1998年9月1日被台北市政府公告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後來,基於消防安全與衛生管理問題,台北市政府決定改建士林市場,並自1998年9月起,即陸續進行攤商拆遷補償至臨時市場營業。
2000年,士林市場正式被列入北市府市場改建計畫標的。
2002年10月14日,開始拆除士林市場在戰後增建的部份,僅保留並整修日治時代建造的磚造建築,並計畫在原地重建一座新的公有市場。士林市場重建期間,市場內原有攤販移至位於文林路與基河路口、台北捷運劍潭站對面的「士林臨時市場」,並於同年12月25日開始營業。
原本全新的士林市場預計會在2003年6月完工啟用,但由於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基地內古蹟建物修復等程序,加上原市場內攤商佔用戶的問題,改建工程遲至2006年12月8日終於開工。之後又因配合攤商營運需要,以及變更電扶梯、廁所、垃圾場、消防設備等多項公共設施之設計,並增設遮雨棚,工程再度延宕多時才繼續進行。
依市場處規畫,改建後的士林市場共有地上一樓和地下三樓;一樓類似華西街觀光夜市外觀,中央搭設固定鋼棚架,加上兩旁被定為古蹟的兩棟市場原有建物,可容納288攤,上午作為生鮮超市,下午至晚上提供給百貨服飾攤商,攤位輪流使用,地下一樓共94攤,提供小吃業者進駐,從下午營業至晚上,地下二、三樓則做為停車場。
不少民眾憂心一旦小吃攤地下化,將變成類似百貨公司「美食街」那樣,失去了原有逛夜市的感覺。當時的北市府市場處長丁若亭針對民眾疑慮解釋,因為士林市場位於市定三級古蹟慈諴宮正對面,改建計畫送交都市審議委員會後,委員們認為,依照都市計畫,整修後的市場建物高度後不宜超過廟宇,加上考量攤商營運空間問題,才會決定「向下發展」,而這個作法也獲得了攤商的同意。
2011年8月,歷時12年的士林市場重建工程終於完工;同年12月15日起,攤商開始陸續遷入新落成的士林市場,營運9年整的士林臨時市場同時宣告熄燈。
2012年,位於捷運劍潭站前方的士林臨時市場執行交地、拆除動作,臨時市場用地則計畫作為興建台北市第二座大型藝術展演場館「台北藝術中心」之用。台北藝術中心已於2012年2月16日動工,預定2015年落成啟用。
台北藝術中心包含一個1500席的大劇院與兩個800席的中劇院,建築體呈現四個「正面」,大劇院和多形式中劇場出現在南面和北面;承德路的街面則是四個高塔,與現存的街景呼應,而球形的鏡框式中劇院則朝向捷運站及遠山,突出於建築物如同懸浮的星體。
附錄:1990年1月11日拍攝的士林夜市即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