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我生日快樂 ^_^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5月 16, 2006 今天是我的34歲生日, Happy birthday to me !! ps. special thanks to banana for the picture.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電子郵件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你知道緊急救災專線119的由來嗎? 2月 23, 2011 大家都知道發生火災要打119,許多人以為台灣這個報案專線是將美國的緊急危難專線911直接倒過來,也有人以為是和1966年(民國55年)1月19日發生在台北市的一場嚴重火災有關,其實不然,台灣的火警報案專線119早在1959年12月1日就已經啟用了。 1966年發生在農曆過年前夕的一場大火,不僅燒燬了台北西區的新生大戲院和萬國大舞廳,更奪走了30條人命,以及造成21人輕重傷,而這30條人命當中,還包括一位殉職的消防人員。 這是1962年的西門圓環東側,可以見到當年的新生戲院與建新百貨公司。 繼續閱讀 »
1963年美援會搬遷 用牛車載運電腦 但非台灣第一部電腦 7月 04, 2014 1963年9月,美援會改組為經合會,用牛車將辦公用的IBM電腦(打孔卡機)搬遷至台北市羅斯福路的新大樓裡,留下這幅「傳統支援科技」的經典畫面。 畫面中放置於牛車上的電腦由IBM製造,名為「打孔卡機」(Punched Card Machine,簡稱PCM),是一種用來對打孔卡片進行運算處理的機器,由於其內部組件經不起汽車運送時的劇烈震動,而在台灣又找不到具有良好避震設備的氣墊車,所以只好使用傳統的牛車,以時速5公里的安全速度,載著它緩緩地往目的地移動。 1960年代常見的 IBM 523 打孔卡機 繼續閱讀 »
懷念孫大偉 12月 02, 2020 大偉離開整整十年了,這個星期日(12月6日)是他的70歲冥誕,我想透過一張喜帖和兩個廣告來懷念他。 1984年1月21日,孫大偉和輔大同學袁自玉結婚,當時他用一張生動的照片搭配一段簡單扼要的文字作為喜帖,並以兩人姓名交織而成的「你儂我儂」來署名,充分表現了自由、希望與生活情趣。 而在民生報服務的大偉同學陸正鋒,看到喜帖後大受感動,便以「驚喜中的情趣」為題,於當年1月16日的《民生報》第四版刊出了這張喜帖,為尚未在廣告圈嶄露頭角的孫大偉,公開地留下一個媲美他日後廣告作品的創作紀錄。 大偉在閱報時一直有剪報的習慣,他會把自己覺得日後可能會用到的新聞/廣告/趣聞等圖文剪下來保存,早年沒有網路的時候,這類資料收集不易,他甚至會把整本《讀者文摘》拆解開來,分門別類地彙整;日後在發想創意時,這些剪報便成了他發想創意的寶庫。 1985年8月12日,發生日航大阪空難,新聞提到救難人員在罹難者河口博次先生身上發現了一頁承載著扭曲字體的筆記,當河口君體認人生即將抵達終點時,他並沒有怪罪老天不公,而是以感激的心向家人謝別。 大偉剪下了這則令他感動莫名的報導。 大偉曾告訴我們:「新聞被我剪了下來,並不是想到可能有天會用得著,而是捨不得就此丟棄。」 1993年,大偉接到保德信的廣告委託時,想起了空難中的那張紙條,於是不煽情地將之用在廣告之中,並且獲得當年第15屆時報金像獎的最佳雜誌廣告獎和讀者文摘的國際獎。 評審吳念真:「空難遺書的設計除了讓人有如閱讀報導般的興味外,更足以使人低迴思考。」 評審詹宏志:「用一個真實事件的感染力來創造保險的訴求,以溫情代替恐怖,在保險廣告中難得一見。」 獲獎後的大偉這樣說:「或許有人要問,這樣會不會替所有人壽業都做了廣告?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消費者因為這廣告而興起買保險的念頭,那麼保德信也會是他們最先想到的對象。」 講個當年製作稿子的花絮,跟著大偉作業的夥伴都知道他對於執行的要求非常細膩,於是在創意時,特地找來一位日文很好的業務,請他以日文寫下「智子,請好好照顧我們的孩子」,不過這位業務試寫了幾款都覺得不夠好,於是請其他同仁協助搖晃他所坐的椅子,試圖營造出「迫在眉睫」的氛圍,費了一番工夫總算完成了出現在廣告裡的紙條。 1992年,大偉為來自香港的客戶超群喜餅製作電視廣告;他用了當時開放兩岸探親的社會氛圍,成功地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並在那年的數個廣告大獎,得 繼續閱讀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