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一生

1928年11月3日
他誕生於日本大阪府豐能郡豐中町

因為當天剛好是明治天皇的誕辰
所以父親為將他取名為「治」

他非常喜愛昆蟲
於是在名字後面加了個「虫」當作筆名

他正是 手塚治虫


擁有醫生、醫學博士、漫畫家、動畫家…等專業身分
被世人譽為「日本漫畫之父」、「漫畫之神」


1935年,手塚進入大阪府立池田師範附屬小學就讀,即開始臨摹「大力水手卜派」等作品,並創作連環圖或漫畫供同班同學欣賞。

國小三年級時,他便開始畫長篇漫畫「淘氣的阿生」,在師生間頗獲好評。後來,手塚又迷上天文學、寶塚少女歌劇、迪士尼卡通影片。

寶馬王子的模樣便有著濃濃的寶塚少女歌劇味

11歲時,因讀了平山修次郎著的「原色千種昆蟲圖譜」而迷上昆蟲採集,便在本名後加個虫字, 開始以手塚治虫為筆名。


1941年,手塚進入大阪府立北野中學就讀,他加入美術研習社習畫,並持續採集、研究昆蟲及編纂科學雜誌。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日趨慘烈,1944年,手塚16歲時,曾被派入軍需工廠擔任勞動員,雙手因感染到細菌差點壞死,幸遇良醫才得以保住。這段經歷,成了他後來習醫的動機之一,並立志成為以救人為職志的醫師。


也就是說,手塚的創作裡關於醫學的內容,其實是有其專業背景與依據的,這也是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1945年,北野中學畢業,入讀大阪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學部。

1946年,18歲的手塚出版了他的漫畫處女作《小馬日記》。(1946年1月4日初次於《少國民新聞》連載)



1947年,19歲的手塚治虫與漫畫家酒井七馬共同發表200頁的長篇漫畫《新寶島》,廣獲好評。手塚在《新寶島》裡面,以電影技巧來畫漫畫。採用變焦、廣角、俯視等電影技術繪圖,以分鏡的方式連接畫面,擺脫以往四格漫畫和傳統連環畫的繪畫方式。這種手法沿用至今。成為漫畫的構圖標準。


1951年,留級1年後,於大阪大學附屬醫學專門學部畢業。

1952年,取得醫師執照。

1953年,搬到東京都豐島區。

手塚在1953年發表的《寶馬王子》(リボンの騎士),被公認是史上第一部少女漫畫,並奠定了美少女的常見造型特徵,如大眼睛和圓臉等。


台視曾在1974年播出改編自《寶馬王子》漫畫的同名卡通(1967年在日本富士電視台首播),這是台灣首次播出的日本卡通。後來在1975以及1979年,各重播了一遍。

「寶馬王子」卡通片頭



手塚治虫的「寶馬王子」與橫山光輝的「魔法使者莎莉」並列為「少女漫畫動畫化」的始祖,而且「寶馬王子」更是首齣以少女為訴求對象的劃時代作品。在當時的社會,電視卡通被認定為幼兒到小學低年級小朋友的專屬節目,而這個年齡層的小孩性別,還屬於未分化階段,所以這樣一部針對女孩為目標收視群的電視卡通可說是史無前例。也就是說,「寶馬王子」採取「以少女為訴求」的意識型態來開拓市場,是一部目標明確的動畫作品。

1959年,與岡田悅子結婚。


1961年,在奈良縣立醫科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同年,長子手塚真 出生。


1961年,當時與東映動畫合約到期的手塚治虫在東京都練馬區創立手塚動畫製作公司(手塚動画プロダクション)。

1962年,手塚動畫製作公司改名為蟲製作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虫プロダクション)。

當時,美國動畫界巨頭迪士尼公司採用的是高成本、大製作類似「好萊塢」一樣的製作方式。耗費龐大的資金、時間、人力才能製作一部作品。甚至一部動畫就可以使一個工廠破產。

而手塚治虫認為:只要故事好,就算是兩張紙片也一樣可以吸引人。著力刻畫人物的內心,極大限度地節約製作成本。配合大量預定義的動作和電腦動畫來開發作品。

最著名的就是口動、眨眼系統:眨眼三幀、說話三幀的模式。這種方式如今仍然被日本動畫界使用。


現在日本動畫已經成為能與美國動畫分庭抗禮的巨匠。美國動畫特點走大製作、大成本的道路;日本動畫則採用小成本、快產出的方式。

1963年1月1日,日本第一部的電視動畫《原子小金剛》(鉄腕アトム)在富士電視台開始播出。


手塚治虫曾在1966年5月號的「話之特集」隨筆專欄中寫道:「原子小金剛是我最大的失敗作之一,那是我為了金錢與聲譽所繪的作品……」

另外,他在小學館全集後記中也寫下了:「說實在的,在剛開始畫小金剛的兩三年,我是真的畫得很開心,但在過了那段期間後,就完全是惰性的產物了…」

「原子小金剛」卡通片頭



原子小金剛擁有七種特殊能力: 
一、腳底安裝了飛行用的噴射引掣,在太空裡則可轉換為火箭引擎。
二、精通60國語言
三、能分辨人類的善惡
四、聽力為正常人的1000倍
五、眼睛具備強力探射燈的功能
六、臀部安裝了機關槍
七、最大輸出功率為10萬馬力

故事描述原子小金剛如何成為人類與機器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以及天馬博士如何讓小金剛進化成機器人之王的一連串故事。 

1964年,長女手塚留美子(手塚るみ子)出生。(手塚留美子目前致力於推行環保運動)


手塚真與手塚留美子兄妹

1965年10月6日,日本最早的彩色電視動畫《森林大帝》(ジャングル大帝)在富士電視台開始播出。


《森林大帝》下檔後,富士電視台緊接著於同年10月5日推出續篇《新森林大帝》 。

台視將《森林大帝》與《新森林大帝》分別取名為「小獅王」與「大獅王」,並且從1975年10月6日起,連續播出這兩部卡通。

「大獅王」卡通片頭



大獅王
(曲:陳慶鋒)
喔~ 獅王 
大獅王像雪團 森林裡團團轉 
朋友們要吃飯 他幫大家想辦法
朋友們有困難 他帶大家去幫忙 
你也愛大獅王 我也愛大獅王
大家都愛大獅王  

森林之王白獅子彭吉魯為救妻子而犧牲了生命,牠的妻子產下小白獅雷歐 。
小雷歐繼承了父親的英勇性格,在經歷了種種磨難之後,最終成為了百獸之王,亦即森林裡的大帝。

1994年,迪士尼推出動畫電影「獅子王」(The Lion King),很多卡通迷還以為是手塚原作的重拍版本。不過迪士尼非但沒有向原作者鳴謝,還為了「澄清事實」,竟然作出「此地無銀」式的公開聲明,聲稱在製作期間,完全不知道手塚治虫「森林大帝」的存在。在美國本土,此事曾引起不少人的反感,在日本所造成的抗議聲浪更是不在話下。 


我們來看看兩套卡通的吻合程度,會發現「獅子王」與「森林大帝」的雷同之處遠遠超越了「事有湊巧」或「向經典致敬」等狀況。 


除了影像的呈現有許多雷同之處,在故事的安排上,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1.英明的獅王死於非命,年輕的王子被迫離鄉背井。
2.王子歸鄉,卻發現王位已被年長且殘忍的獅子占據。
3.「森林大帝」的大壞蛋瞎了左眼;而「獅子王」的大壞蛋的左眼上有道疤。
4. 王子的導師都是年老的狒狒。


1967年,改編自手塚治虫的少年漫畫作品「我的孫悟空」的電視動畫「悟空的大冒險」在日本富士電視台播出。


中視在1974年以「孫悟空」之名播出,中文主題曲沿用日版片尾曲,曲風十分輕快,由當時的中視大樂隊指揮林家慶老師填上中文詞。

「孫悟空」卡通片頭


孫悟空 
(詞:林家慶 / 曲:宇野誠一郎)
上學我喜歡 喜歡 喜歡  做事我喜歡 喜歡
運動我喜歡 喜歡 喜歡 遊戲我喜歡 喜歡
身心健全最重要 緊張後輕鬆
看那電視裡 翻呀 翻呀 翻個跟斗
孫悟空呀真棒 真棒 真棒 呀
電視我喜歡 喜歡 喜歡 卡通我喜歡 喜歡
孫悟空喜歡 喜歡 喜歡 我們都喜歡 喜歡

1969年的「海王子」(海のトリトン )是日本第一部正統西式奇幻漫畫,手塚用隱喻的方式來宣揚「反戰」思想。


「海王子」是第一部被公認有深度的動畫原著,並發掘了動畫監督新星富野喜幸(現已改名為富野由悠季)。 1972年,「海王子」被改編為動畫在日本TBS播出,這是富野喜幸初次擔任監督的動畫。動畫版的內容已幾乎沒有原作者手塚的色彩,而是一部具有強烈富野個人風格的作品。


1978年,中視播出「海王子」,由林家慶老師用日文原曲填上中文歌詞的卡通主題曲,可說是家喻戶曉、傳唱至今。

「海王子」卡通片頭



海王子
(詞:林家慶 / 曲:鈴木宏昌)
在那遙遠大海的那一邊  有一道美麗的七色彩虹
勇敢的海王子 他要去尋找 他的故鄉 在彩虹的那一邊
勇敢的海王子 為了大海的和平 他要 去冒險 去拚命
嘿嘿 海王子 呵呵 海王子 嘿嘿呵呵嘿 海王子

1973年,發表《怪醫黑傑克》,成為日本醫學漫畫的先驅



1975年,《怪醫黑傑克》獲得第四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特別優秀獎。 1989年2月9日,手塚因胃癌去世於半藏門醫院,享壽61歲;法號為「伯藝院殿覺圓蟲聖大居士」,死後獲頒「勳三等瑞寶章」。

 1990年,手塚的全部作品獲得第19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文部大臣獎。 

1994年,兵庫縣寶塚市的寶塚市立手塚治虫紀念館開幕。

 

手塚治虫是位多產的創作者,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共畫了15萬頁400多部漫畫​作品,及60多部動畫作品。其作品十分豐富多樣,包括了:兒童生活、科幻、偵探、歷史、傳說,文學、醫學、宗教、音樂、哲學…等。這些作品深深影響了後來的漫畫家的創作題材,所以手塚治虫被尊稱為日本漫畫之父。


手塚治虫的弟子裡著名的有:藤本弘、安孫子素雄(兩人後來聯合創作,共用筆名「藤子不二雄」)與石森章太郎(假面騎士作者)。另外,鳥山明也說過自己兒時經常塗鴉手塚筆下的人物。 

註:小時候我就知道藤子不二雄是兩個人,但卻從來沒去深究這個筆名怎麼來的;這次在整理手塚治虫的生平時,發現藤本弘(藤子∙F∙不二雄)與安孫子素雄(藤子不二雄A)曾當過手塚老師的助手,忽然之間,我明白了!「藤」與「不二」來自「藤本」二字(「本」被拆成不二兩個字),「子」與「雄」來自安孫子素雄的姓與名的末字,組合起來便成了藤子不二雄;一人開頭,一人結尾,而且「不二雄」是個多麼有氣勢的名字呀!(關於藤子不二雄的詳細介紹,請見我製作的「哲生的童年回憶之小叮噹」網站)


手塚治虫的作品取材來源分為四大類:

 受到其他動漫作品影響

手塚治虫閱讀過大量的東西方動畫、漫畫作品,並受許多漫畫、動畫大師,比如美國的迪士尼與中國的萬籟鳴等人的影響。


1951年「小鹿斑比」在日本上映時,手塚甚至看了130遍以上。

受到社會環境影響

手塚受到二次世界大戰和日本思想變化的影響,作品常常表現出凝重、深邃的氣氛,呼籲和平、反對戰爭;例如《佛陀》與《三個阿道夫》 都是此類的代表作,這類作品在日本動漫界乃至於世界動漫界都是非常少見,且彌足珍貴的。


改編世界名著

手塚治虫改編了不少的世界名著,比如《新浮士德》、《一千零一夜》、《三眼神童》等。經改編的作品有的保持原貌,但大多加上了作者的思想。此外亦曾受梵蒂岡教廷之邀製作《舊約 聖書物語》。


手塚治虫的「三眼神童」事實上乃改編自福爾摩斯的​作品,主角的姓名--寫樂保介(しゃらく ほうすけ)就是音譯自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

興趣與專長 

手塚治虫喜歡昆蟲,而且是一位醫學博士。所以他創作了《人間昆蟲記》、《怪醫黑傑克》這類結合他的興趣與專長的作品。


手塚治虫強調「不尊重生命與忽視精神世界的科技發展,一定導致人類和地球的滅亡!」 重視生命和心靈的探索,是手塚作品的一貫特徵,更是給後世的啟示。這是他從戰爭中所體會到的覺悟。


因此,在手塚多樣的漫畫類別中,不僅將人類,甚至還將動物、機器人等作為主角。 手塚老師經常告誡自己與他人,作為一名漫畫家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必須尊重基本的人權。無論是畫家還是讀者都不應該嘲笑戰爭、災害中的犧牲者,更不該看不起從事特別職業的人!言行舉止不愧其「漫畫之神」格局。

手塚治虫的130多件珍​貴簽名手稿首度來台展出,位於中正紀念堂裡的展場裡,重現了「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森林大​帝」與「寶馬王子」等四部知名作品的實景,讓大家可以實際走進手塚的漫畫世界,近距離觀賞並拍照。


「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到今年1​0月6日,喜歡手塚作品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了!

繼續閱讀:2011「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在台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老三台1978~1998懷舊西洋電視影集回顧

小甜甜生命中的五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