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商場的長廊歲月(李國修口述)


影像合成:張哲生

中華商場的長廊歲月

口述/李國修(屏風表演劇團藝術總監、第十屆臺北文化獎得主)
採訪整理/君君

歷經近三十年風光的歲月後,中華商場已在(民國)八十一年十月拆除,雖然早已不在,但是,它的一景一物,卻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因為在我過去的成長歲月中,從孩童到青年,長達三分之一的人生,都在中華商場生活和成長。


中華商場落成後,我的父母和家中五個小孩,就住進中華商場第八棟的二樓。當年中華商場中間的第五棟最熱鬧。位在靠近南門的第八棟,地處西門町商圈的邊陲地帶,十分冷清,不過,空空盪盪的騎樓,反倒成為我童年玩樂的快樂天堂。

第八棟二樓的長廊沒有熙來攘往,也沒有車水馬龍,成了我學騎腳踏車的地方。當時家中沒有廁所,想上廁所必須到公廁,小時候我很好動,上廁所時經常是從家門口一路在長廊上側翻到公廁,回家時再一路由長廊上側翻回家。國小、國中時,我自行學習武術,也常在長廊上練武;在國中和就讀世新專校時,甚至都在長廊上K書。另外,父母生日宴客,也都在寬敞的長廊上擺桌請客。


早年,國片盛行,西門町電影院林立,我從小學就沉醉在國片中,但小時候看電影都沒買過票,因為,孩童看電影不用購票,我常尾隨在陌生的大人後頭,或抓著女性觀眾的裙角,假裝是他們的小孩,或者直接與大人情商,請他們帶我進入電影院,這就是俗稱的「拱影院」。

記得,當年紅樓還播放黑白閩南語片,我最崇拜的電影明星,是武俠影后于素秋,她主演的《海底伏魔劍》,至今還是歷歷在目。當時有好幾家電影院都是超大螢幕的戲院,當大家觀賞《大白鯊》影片,看到大白鯊出沒時,可感受到震撼力,現場尖叫聲此起彼落,那種緊張和刺激,不是在現有小戲院看小螢幕電影所能感受到的。


從國小起算到專科畢業,十四年歲月中,我平均每兩天就看一部電影,推算下來,共計看了兩千八百部電影,因為我看電影的經驗很豐富,這也造成我後來很愛說故事,也很會說故事。

隨著中華商場的拆除、西門町的變遷、國片的沒落,儘管兒時的景象和人事已非,但是我還是會帶著孩子,回到如今仍在的萬年大樓等老地方懷舊,跟孩子訴說我的童年往事,順便回味一下兒時小吃及童年的快樂時光。


(上述文字摘自2009年4月23日發行的《臺北畫刊》第469期)

2014年3月28日星期五晚上,我特地前往西門紅樓參觀由樂高積木組成的中華商場信­棟,這是8棟中華商場裡的第5棟,當年位於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介於武昌街與衡陽路之間­。

當我親眼見到它時,真的感動到想哭!就像見到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我非常珍惜這次能­再見到中華商場的機會,因此,我很仔細地瀏覽它的每一個角落,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不只拍攝了許多照片,還現場錄下了這段影片,希望透過鏡頭,能帶著大家重返中華商場­,回顧它的倩影。



最後,歡迎大家光臨我建置的中華商場FB專頁,裡頭有許多珍貴的照片和影片喲!

延伸閱讀:

中華商場的最後一夜 1992.10.19

中華商場的興衰(1961-1992)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老三台1978~1998懷舊西洋電視影集回顧

小甜甜生命中的五個男人

谷村新司的經典歌曲「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