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下愈況≠每況愈下
中國文字千變萬化,例如成語,簡單的幾個字就能表達深遠的意義,但也正因如此,常看到有人誤用成語,今天我就來談談幾個錯用成語的狀況。
首先,來看看「每下愈況」這個成語,很多人都以為「每下愈況」跟「每況愈下」是同義詞,就是越來越糟糕的意思。其實錯啦!
「每下愈況」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知北遊》,篇中記述戰國時的東郭子向莊子請教。東郭子問莊子:「你所說的道,到底在哪裏呢?」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請莊子說得具體一點,莊子就舉例說螞蟻、草、磚瓦甚至大小便,都是道所在的地方。
郭子見莊子愈說愈低下,便不想聽下去。莊子於是向他解釋:「愈從低微的事物去推求,愈能看出事物的真實情況。就像市場上的豬販用腳踏豬來估量豬的肥瘦一樣,愈往下踏在豬的小腿處,就更加明白豬的肥瘦,這叫做『每下愈況』。」因為豬的小腿是最難肥的部位,如果往下一直踏到豬的小腿上,豬肉仍是結實肥美的,那就是肥美的豬了。
原文為:「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
因此,成語「每下愈況」在《莊子》原文中,含有由比照而顯明的意思。
愈:更加
況:由對照而顯明
由上可知,「每下愈況」是用來比喻「從愈低微處推求,就愈能看出事物的真實情況。」
不過,一般人若是沒讀過《莊子》原文,實在很難瞭解這個成語真正的意義,而常會直接從字面去推測其義,甚至還更改字面為「每況愈下」,從一些古文可以發現在宋代就已出現「每況愈下」,用以表示「情況愈來愈壞」的意思,此用法雖屬訛用,但卻已成俗,變成了另一句不同的成語。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清楚理解「每下愈況」跟「每況愈下」是兩句意思完全不同的成語。所以今後可千萬別再將「每下愈況」當作「每況愈下」來使用囉!
再舉一例:「不遺餘力」。
根據《戰國策.趙策三》記載,戰國末年,秦國攻打趙國,於長平一役大敗趙軍。秦軍歸國後,秦王派人前往趙國,要求割讓六個城池做為講和的條件。趙王不知是否該答應,猶豫不決,便與臣子虞卿、樓緩商議。
樓緩認為趙王應該割地求和,但虞卿卻認為萬萬不可,他問趙王:「大王您看秦國攻打趙國後收兵,是因為疲倦還是因為您?」趙王說:「秦國竭力攻打我國,如今收兵必定是因為疲倦的緣故。」(此句原文為: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
虞卿接著說:「秦國不能完全攻下我國,因兵倦而歸。大王您如又將城池奉上,那不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嗎?如果以後秦國又來攻打,大王您恐怕連自救的力量都沒有了。」
樓緩聽後,持相反的意見說:「如果連這六個小城都不願意割讓,難道要等秦國再來攻打,再割讓更多的土地嗎?」趙王聽了問說:「如果我聽你的割地,你能保證秦國將來不會再來攻打嗎?」樓緩也不能保證。
話 傳到虞卿那裡後,他又再度晉見趙王,並說:「樓緩既不能保證,那割地又有什麼用?現在割讓了六個小城,等到秦國再來攻,又要割地,這樣下去不是自尋死路嗎?只會讓秦國更強,趙國更弱罷了!如果真要割地,不如用五個城池去賄賂秦國的頭號大敵齊國,立下盟約,合力攻秦。這樣不但不會便宜了秦國,還可以和別國 結盟,成功之後也能從秦國那兒要回我們割給齊國的土地。」趙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派虞卿去向齊王遊說。
《戰國策.趙策三》中記載這段故事,其中一段「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即是這句成語的由來。「遺」是遺留的意思,「不遺餘力」是指一點力量都不會留下,竭盡全力之意。後來「不遺餘力」就被用來形容竭盡全力,毫無保留。
不過,卻常可見到有人將不遺餘力誤用為「不餘遺力」,猛看感覺是一樣的意思,但實屬於錯誤的用法。甚至可以看到有人在同一篇文章裡,一下子用「不遺餘力」,一下子又用「不餘遺力」,例如位於http://china5.nikkeibp.co.jp/china/sou/hbzc.html 的這段文字:
『日經BP社的特點之一就是,作為出版社通過了環保管理系統國際標準ISO14001的認證,整個公司在環境保護問題上不遺餘力。……另外,日經BP社發行的出版物還積極使用再生紙,甚至在以WPC EXPO為代表的日經BP社主辦的展會中,也採用了減少廢棄物的政策,諸如此類,公司全體員工均會在考慮環保的前提下開展日常工作,不餘遺力地致力於環境保護。 』
可見很多人仍抱著「不求甚解」的心態在使用成語。甚至連媒體也常出現用錯成語的狀況。
前些日子看到某家有線電視報導一則關於公廁門被偷走的新聞,字幕打著「公廁門被竊,附近民眾痛苦其擾」。「痛苦其擾」?真是不倫不類的用語!想出這個詞的人真是天才,居然可以將「痛苦不堪」與「不堪其擾」混為一談。
從小就閱讀國語日報的我,看到文學程度每況愈下的台灣社會,真的滿心痛的,希望教改不會把優美的中華文化給改得一塌糊塗!
首先,來看看「每下愈況」這個成語,很多人都以為「每下愈況」跟「每況愈下」是同義詞,就是越來越糟糕的意思。其實錯啦!
「每下愈況」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知北遊》,篇中記述戰國時的東郭子向莊子請教。東郭子問莊子:「你所說的道,到底在哪裏呢?」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請莊子說得具體一點,莊子就舉例說螞蟻、草、磚瓦甚至大小便,都是道所在的地方。
郭子見莊子愈說愈低下,便不想聽下去。莊子於是向他解釋:「愈從低微的事物去推求,愈能看出事物的真實情況。就像市場上的豬販用腳踏豬來估量豬的肥瘦一樣,愈往下踏在豬的小腿處,就更加明白豬的肥瘦,這叫做『每下愈況』。」因為豬的小腿是最難肥的部位,如果往下一直踏到豬的小腿上,豬肉仍是結實肥美的,那就是肥美的豬了。
原文為:「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
因此,成語「每下愈況」在《莊子》原文中,含有由比照而顯明的意思。
愈:更加
況:由對照而顯明
由上可知,「每下愈況」是用來比喻「從愈低微處推求,就愈能看出事物的真實情況。」
不過,一般人若是沒讀過《莊子》原文,實在很難瞭解這個成語真正的意義,而常會直接從字面去推測其義,甚至還更改字面為「每況愈下」,從一些古文可以發現在宋代就已出現「每況愈下」,用以表示「情況愈來愈壞」的意思,此用法雖屬訛用,但卻已成俗,變成了另一句不同的成語。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清楚理解「每下愈況」跟「每況愈下」是兩句意思完全不同的成語。所以今後可千萬別再將「每下愈況」當作「每況愈下」來使用囉!
再舉一例:「不遺餘力」。
根據《戰國策.趙策三》記載,戰國末年,秦國攻打趙國,於長平一役大敗趙軍。秦軍歸國後,秦王派人前往趙國,要求割讓六個城池做為講和的條件。趙王不知是否該答應,猶豫不決,便與臣子虞卿、樓緩商議。
樓緩認為趙王應該割地求和,但虞卿卻認為萬萬不可,他問趙王:「大王您看秦國攻打趙國後收兵,是因為疲倦還是因為您?」趙王說:「秦國竭力攻打我國,如今收兵必定是因為疲倦的緣故。」(此句原文為: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
虞卿接著說:「秦國不能完全攻下我國,因兵倦而歸。大王您如又將城池奉上,那不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嗎?如果以後秦國又來攻打,大王您恐怕連自救的力量都沒有了。」
樓緩聽後,持相反的意見說:「如果連這六個小城都不願意割讓,難道要等秦國再來攻打,再割讓更多的土地嗎?」趙王聽了問說:「如果我聽你的割地,你能保證秦國將來不會再來攻打嗎?」樓緩也不能保證。
話 傳到虞卿那裡後,他又再度晉見趙王,並說:「樓緩既不能保證,那割地又有什麼用?現在割讓了六個小城,等到秦國再來攻,又要割地,這樣下去不是自尋死路嗎?只會讓秦國更強,趙國更弱罷了!如果真要割地,不如用五個城池去賄賂秦國的頭號大敵齊國,立下盟約,合力攻秦。這樣不但不會便宜了秦國,還可以和別國 結盟,成功之後也能從秦國那兒要回我們割給齊國的土地。」趙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派虞卿去向齊王遊說。
《戰國策.趙策三》中記載這段故事,其中一段「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即是這句成語的由來。「遺」是遺留的意思,「不遺餘力」是指一點力量都不會留下,竭盡全力之意。後來「不遺餘力」就被用來形容竭盡全力,毫無保留。
不過,卻常可見到有人將不遺餘力誤用為「不餘遺力」,猛看感覺是一樣的意思,但實屬於錯誤的用法。甚至可以看到有人在同一篇文章裡,一下子用「不遺餘力」,一下子又用「不餘遺力」,例如位於http://china5.nikkeibp.co.jp/china/sou/hbzc.html 的這段文字:
『日經BP社的特點之一就是,作為出版社通過了環保管理系統國際標準ISO14001的認證,整個公司在環境保護問題上不遺餘力。……另外,日經BP社發行的出版物還積極使用再生紙,甚至在以WPC EXPO為代表的日經BP社主辦的展會中,也採用了減少廢棄物的政策,諸如此類,公司全體員工均會在考慮環保的前提下開展日常工作,不餘遺力地致力於環境保護。 』
可見很多人仍抱著「不求甚解」的心態在使用成語。甚至連媒體也常出現用錯成語的狀況。
前些日子看到某家有線電視報導一則關於公廁門被偷走的新聞,字幕打著「公廁門被竊,附近民眾痛苦其擾」。「痛苦其擾」?真是不倫不類的用語!想出這個詞的人真是天才,居然可以將「痛苦不堪」與「不堪其擾」混為一談。
從小就閱讀國語日報的我,看到文學程度每況愈下的台灣社會,真的滿心痛的,希望教改不會把優美的中華文化給改得一塌糊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