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微笑季刊專訪】張哲生 從「懷舊卡通達人」到史料分享,啓動超時空的相遇
哲生原力 累積的力量
張哲生 從「懷舊卡通達人」到史料分享,啓動超時空的相遇
對e世代的人來說,張哲生這個名字幾乎與「懷舊」畫上等號,但他的興趣不侷限於過去,積極求新的他始終站在網路科技發展的浪頭上。
中華路今昔對照。(照片提供:張哲生)
2018-12-26
微笑季刊:2018 好物款款行Ⅲ
撰文:包子逸
攝影:張界聰
《IQ超人》,張哲生小學時期的作品
長12cmx寬9cm x厚1.5cm
只有自己畫的,才是真正獨一無二的收藏
二十世紀末,網路的野火竄起,身為台灣架設多媒體網站的第一批人,張哲生從分享個人收藏的《科學小飛俠》內容出發,守備範圍持續擴大,最後變成眾所皆知的「懷舊卡通達人」,光是在網上分享的懷舊卡通曲便超過百首。
張哲生認為自然而然的感動,就會願意分享。
幾十年過去,數位世界幾番動盪,昔日熱鬧的眾多線上平台牆倒樓塌,張哲生卻未曾離去,懷舊的觸角更遼闊,追蹤他的觀眾已不可計數。此時,臉書與YouTube的崛起讓多媒體的分享易如反掌,張哲生近年致力分享台灣本土早年影像,以大規模「古今對照」攝影、主題性的剪輯短片讓網友看見時代變遷,使得懷舊不再只是在圖書館翻閱塵封舊檔、嚴肅而充滿隔閡的苦差事。
1900年台北西門。(照片提供:張哲生)
已於1992年拆除的中華商場。(攝影:羅旭光)
《科學小飛俠》收藏只是冰山一角,從小念舊的他,舉凡票根、遊戲卡匣等歲月遺痕皆交給老鐵盒封存,盒面還貼上自製的「勿丟」封條,就怕媽媽失手當垃圾拋棄。不過,成長過程中,保存最好的或許不是那些細瑣的玩具與紙屑,一直沒有丟棄的,恐怕是難得的赤子之心。
因為喜歡廣東歌裡文雅的用字,張哲生國中就大量聽廣東歌,學說粵語;喜歡繪圖,便自己畫漫畫,從小學一路畫到大學──喜歡了便義無反顧、學習當玩耍的心性,也表現在各方面,他無論是收藏或玩3C都相當起勁,很少半途而廢,由此看來,張哲生這個名號撐起的網路懷舊世界能夠歷久彌新,並不讓人意外。
張哲生的懷舊收藏
張哲生結合異形與蝙蝠俠的幻想漫畫。
對他來說,網路讓懷舊愛好者不只是「孤獨的收藏者」,而是可以找到同好,甚至傳播文化的眾人之事。也許天生就有現代網民的分享熱忱,小學擔任學藝股長的他,曾和同學共同發行報紙,購買畫本繪製連環漫畫全班傳閱,在網路時代尚未來臨前,他已是樂於分享的視覺創作者。
長大後,因為喜歡《科學小飛俠》,於是架設網站分享所愛,當年的卡通主題曲難以取得,有網友拷貝了一捲卡通主題曲卡送他,乍聽「飛呀飛呀小飛俠」從喇叭響起的時候,竟忍不住落下男兒淚,彷彿與舊友久別重逢。擦乾眼淚後,他第一個反應依然是「不能只有我聽到」,現今回顧這些卡通不再困難,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正是有他這樣不厭其煩的分享者。
打開門會播放音樂和轉動科學小飛俠的電視造型玩具。
有美術天份的他,兒時拿媽媽的口紅在牆上塗鴉,母親並不在意,最初始的美術啟蒙或許從這裡開始;小學時期,母親買了宏碁小教授電腦給兒子,張哲生因而開始鑽研電腦,小小年紀就會寫基礎網站語言。出社會後,「我經常是公司裡那個不是IT的IT人員,」張哲生苦笑道,老闆連滑鼠壞掉都會找他求救。從小到大喜歡畫畫、熟悉電腦軟體,加上大學時期就讀印刷傳播學系,主修平面設計與電腦繪圖,為他日後建造的懷舊網路世界奠下了基礎。
張哲生的懷舊收藏
早年架設網站時,張哲生曾在主頁上寫了一段開場白,戲仿《星際大戰》「迷地原蟲」、「原力」(the Force)的概念,期許自己的網頁也能產生「哲生原力」。他強調哲生原力不是帶有目的性的力量,「不是很強的power,而是一種force,並不強迫人認同,這股force也許是一股知識或文化上的力量,人被觸碰到時,會覺得獲得很多,自然而然地感動,繼而願意分享。」
懷著這股信念一路走來,哲生原力從原本的個人懷舊,漸趨於史料分享,他的網頁經常發布台北市立文獻館的展覽訊息,也持續分享國家文化資料庫網路典藏的老照片。同樣的照片對某些人來說懷舊,對新生代來說卻是增廣見聞,在媒體交相傳播之下,擴大個人的影響力使得眾人更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年輕時張哲生對「哲生原力」的想像,今日終於實現。
張哲生在西門町成長、生活。(攝影:王創緯)
本文節錄轉載自 2018微笑季刊冬季號《好物款款行Ⅲ》聚物迷人X 迷物巨人
>>
哲生原力
www.jasonforce.com
Facebook:張哲生
張哲生 從「懷舊卡通達人」到史料分享,啓動超時空的相遇
對e世代的人來說,張哲生這個名字幾乎與「懷舊」畫上等號,但他的興趣不侷限於過去,積極求新的他始終站在網路科技發展的浪頭上。
中華路今昔對照。(照片提供:張哲生)
2018-12-26
微笑季刊:2018 好物款款行Ⅲ
撰文:包子逸
攝影:張界聰
《IQ超人》,張哲生小學時期的作品
長12cmx寬9cm x厚1.5cm
只有自己畫的,才是真正獨一無二的收藏
二十世紀末,網路的野火竄起,身為台灣架設多媒體網站的第一批人,張哲生從分享個人收藏的《科學小飛俠》內容出發,守備範圍持續擴大,最後變成眾所皆知的「懷舊卡通達人」,光是在網上分享的懷舊卡通曲便超過百首。
張哲生認為自然而然的感動,就會願意分享。
幾十年過去,數位世界幾番動盪,昔日熱鬧的眾多線上平台牆倒樓塌,張哲生卻未曾離去,懷舊的觸角更遼闊,追蹤他的觀眾已不可計數。此時,臉書與YouTube的崛起讓多媒體的分享易如反掌,張哲生近年致力分享台灣本土早年影像,以大規模「古今對照」攝影、主題性的剪輯短片讓網友看見時代變遷,使得懷舊不再只是在圖書館翻閱塵封舊檔、嚴肅而充滿隔閡的苦差事。
1900年台北西門。(照片提供:張哲生)
已於1992年拆除的中華商場。(攝影:羅旭光)
《科學小飛俠》收藏只是冰山一角,從小念舊的他,舉凡票根、遊戲卡匣等歲月遺痕皆交給老鐵盒封存,盒面還貼上自製的「勿丟」封條,就怕媽媽失手當垃圾拋棄。不過,成長過程中,保存最好的或許不是那些細瑣的玩具與紙屑,一直沒有丟棄的,恐怕是難得的赤子之心。
因為喜歡廣東歌裡文雅的用字,張哲生國中就大量聽廣東歌,學說粵語;喜歡繪圖,便自己畫漫畫,從小學一路畫到大學──喜歡了便義無反顧、學習當玩耍的心性,也表現在各方面,他無論是收藏或玩3C都相當起勁,很少半途而廢,由此看來,張哲生這個名號撐起的網路懷舊世界能夠歷久彌新,並不讓人意外。
張哲生的懷舊收藏
張哲生結合異形與蝙蝠俠的幻想漫畫。
對他來說,網路讓懷舊愛好者不只是「孤獨的收藏者」,而是可以找到同好,甚至傳播文化的眾人之事。也許天生就有現代網民的分享熱忱,小學擔任學藝股長的他,曾和同學共同發行報紙,購買畫本繪製連環漫畫全班傳閱,在網路時代尚未來臨前,他已是樂於分享的視覺創作者。
長大後,因為喜歡《科學小飛俠》,於是架設網站分享所愛,當年的卡通主題曲難以取得,有網友拷貝了一捲卡通主題曲卡送他,乍聽「飛呀飛呀小飛俠」從喇叭響起的時候,竟忍不住落下男兒淚,彷彿與舊友久別重逢。擦乾眼淚後,他第一個反應依然是「不能只有我聽到」,現今回顧這些卡通不再困難,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正是有他這樣不厭其煩的分享者。
打開門會播放音樂和轉動科學小飛俠的電視造型玩具。
有美術天份的他,兒時拿媽媽的口紅在牆上塗鴉,母親並不在意,最初始的美術啟蒙或許從這裡開始;小學時期,母親買了宏碁小教授電腦給兒子,張哲生因而開始鑽研電腦,小小年紀就會寫基礎網站語言。出社會後,「我經常是公司裡那個不是IT的IT人員,」張哲生苦笑道,老闆連滑鼠壞掉都會找他求救。從小到大喜歡畫畫、熟悉電腦軟體,加上大學時期就讀印刷傳播學系,主修平面設計與電腦繪圖,為他日後建造的懷舊網路世界奠下了基礎。
張哲生的懷舊收藏
早年架設網站時,張哲生曾在主頁上寫了一段開場白,戲仿《星際大戰》「迷地原蟲」、「原力」(the Force)的概念,期許自己的網頁也能產生「哲生原力」。他強調哲生原力不是帶有目的性的力量,「不是很強的power,而是一種force,並不強迫人認同,這股force也許是一股知識或文化上的力量,人被觸碰到時,會覺得獲得很多,自然而然地感動,繼而願意分享。」
懷著這股信念一路走來,哲生原力從原本的個人懷舊,漸趨於史料分享,他的網頁經常發布台北市立文獻館的展覽訊息,也持續分享國家文化資料庫網路典藏的老照片。同樣的照片對某些人來說懷舊,對新生代來說卻是增廣見聞,在媒體交相傳播之下,擴大個人的影響力使得眾人更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年輕時張哲生對「哲生原力」的想像,今日終於實現。
張哲生在西門町成長、生活。(攝影:王創緯)
本文節錄轉載自 2018微笑季刊冬季號《好物款款行Ⅲ》聚物迷人X 迷物巨人
>>
哲生原力
www.jasonforce.com
Facebook:張哲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