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 VS 貓熊

團團、圓圓即將來台灣,現在也掀起一陣熱潮;不過團團、圓圓到底是「熊貓」還是「貓熊」呢?

   

最近台灣許多媒體的報導都指出,中國稱他們的國寶為「熊貓」而非「貓熊」是跟中文書寫方向有關係,其原因來自40年代重慶的一個動物標本展覽,展品標牌上「貓熊」的寫法是從右到左,但是當時已經有不少人唸中文的方法是由左到右;因此,許多人就以訛傳訛,把「貓熊」硬是唸成「熊貓」,並從四川開始往外流傳,日積月累之後,大陸民眾於是就習慣了「熊貓」一詞。 

但事實上,這個說法並不合理,因為大陸直到50年代才規範中文橫排為從左到右,而且若「貓熊」真是正確的名稱,就算參觀民眾看錯、讀錯,媒體在報導時也不該會寫錯、念錯才對。

我在網路上找到一篇由姚德懷先生所提出的見解,指出熊貓這個稱呼早在30年代就已存在,古代中國人將熊貓視為怪獸,對牠的稱呼乃五花八門,包括了:貔貅、貘、食鐵獸、猛氏獸,與啖鐵獸…等等。後來人們發現牠的個性溫和,並非猛獸,又因其狀似熊,便依其毛色及喜食之物叫牠「花熊」或「竹熊」。至於為何後來會被稱做熊貓,應是受到小熊貓的「牽連」。 

英文版「大英百科全書」的 panda 篇將小熊貓 (lesser panda, 也稱做 red panda) 跟大熊貓 (giant panda) 放在一起介紹,在小熊貓的介紹裡有這麼一段文字:Sometimes called bear cat, or cat bear.(有時被叫做熊貓或貓熊),我想這應該就是小熊貓中文譯名的由來了,而且這個譯名還被延伸至 giant panda 而變成了「大熊貓」。

所以事情的真相是,在英文的世界裡,lesser panda 也被叫做 bear cat (熊貓) 或 cat bear (貓熊),但這跟 giant panda 無關,只是當英文被翻譯成中文後,便出現了連鎖效應:lesser panda 被譯做「小熊貓」(因為牠的外型像貓,所以中文譯名便取熊貓而捨貓熊),連帶地,giant panda 便被一併譯成了「大熊貓」,於是,「熊貓」就成了 panda 的中文翻譯。 

在英語世界,panda 是個不會引起爭議的名字,不過在中文世界裡,熊貓與貓熊卻成了各有所好的稱呼,至今仍無法統一;我的建議是,應該將大熊貓 (giant panda) 稱為「貓熊」,因為牠的身型像熊(熊頭、熊身、短尾),而似貓(貓頭、窄身、長尾)的小熊貓 (lesser panda) 便可簡稱為「熊貓」。如此一來,「貓熊」與「熊貓」兩詞便各有所歸,不會再混淆不清了。

 
(小熊貓生活在中國南部以及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地區。在尼泊爾文字中,小熊貓的名字是「吃竹子和植物的小動物」。)

台北市立動物園於12月20日正式對外說明,團團、圓圓屬熊科動物,叫「貓熊」較符合中文以詞尾為名的習慣,未來動物園的導覽解說牌上,會掛上「大貓熊」字樣,因為團團、圓圓是屬於「熊科」、「大貓熊屬」。園長葉傑生說,不論是從生理構造、行為特徵或演化證據上,貓熊都和熊是比較接近的。對台灣將稱貓熊,中國表示尊重。 台北市立動物園網站上關於大貓熊的介紹如下: 中名:大貓熊 英名:Giant panda 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保育等級:瀕臨絕種動物 分類: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大貓熊屬    是大貓熊?還是大熊貓? 大貓熊或大熊貓指的是同一種動物,牠的學名是Ailuropoda melanoleuca。 不過由於在生理構造、行為特徵及演化證據上都顯示與熊較為接近,因此以「大貓熊」稱呼較符合中文以詞尾為名的語言習慣。 大貓熊屬與熊屬的差別: 近百餘年來,生物學家對於這個物種的正確分類一直爭論不休。最後經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彙集的資料證實,大貓熊自成一屬,既不屬於浣熊科,也不屬於熊屬。
  • 食物的特化:大貓熊的食物有99%為竹子,屬於食物高度專化的物種。
  • 兩者的習性有顯著差異:一般分布在高山的熊都會冬眠,大貓熊則全年活動,這是因為其所主食的竹子無法充分提供冬眠必須的熱量。
  • 兩者的染色體數目亦有顯著差異:熊科的棕熊有37對染色體,各個染色體均是端位染色體;大貓熊有21對染色體,各染色體多屬中位染色體,顯示其中位染色體乃由祖先熊(目前已絕種)的兩個端位染色體聯結而成;小貓熊則有22對染色體。


最後,將姚德懷先生關於貓熊和熊貓的文章轉載於後,以供參考。

談“熊貓”和“貓熊” / 姚德懷 讀2002年第12期《咬文嚼字》,見第26頁有《“貓熊”何以成“熊貓”》一文。該文論點其實重複了同刊1999年第6期第34頁《“貓熊”變“熊貓”》的論點。兩篇文章都轉述了同一種看法,認為“貓熊”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橫排時從右至左讀便變成了“熊貓”。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可商榷的,以前曾寫文討論過。我的主要觀點是:熊貓既是國寶,早有土名及傳統的名稱,熊貓或貓熊都源於洋名,而“熊貓”語源上可能還是出自“小熊貓”。以下掛上有關舊作兩篇,拙文之後又掛上武漢朱建頌先生的一篇有關文章。

  大熊貓 / 姚德懷  [ 原載《詞庫建設通訊》1997年8月第13期第36-37頁。] 讀者來信提到了《術語學、標準化與技術傳播國際學術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92年,北京) 第494頁李玉英“漫談名詞審定工作”一文的片斷。李氏說: 熊貓早在1869年,一位法國學者來華,到四川考察生物資源,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兩年後,動物學家進一步考察,研究它屬於貓熊科,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直至本世紀四十年代,我國在重慶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展品標牌上分別用中、英文書寫著“貓熊”的學名,但由於那時的中文習慣讀法是從右至左,故而國人都把按英文書寫方式書寫的“貓熊”,讀成了“熊貓”,並延用至今,唯台灣現仍稱它為“貓熊”。此名正名難於讓人接受,只能“約定俗成”,仍稱“熊貓”。 這段文字有許多可疑之處:  1. 四十年代,把“貓熊”讀錯 (是否應為“看錯”?) 成為“熊貓”,不大可能。因為在四十年代,電台廣播已經十分普及,如果播音員把“國寶”的名字也唸錯了,有關方面哪有不立即糾正之理?事實上,那時已經有“熊貓”與“貓熊”之爭,而且“熊貓”已經很快地便約定俗成了。  2. 李氏說,台灣現仍稱它為“貓熊”,此說不確。《辭海》(最新增訂本,1980年,台北) 有“熊貓”條而無“貓熊”條;《重編國語辭典》(1981年,台北) 也是有“熊貓”條而無“貓熊”條。反而《現代漢語詞典》把“貓熊”列為正條,“熊貓”只是副條!事實上在台灣一直也是仍有“熊貓”、“貓熊”之爭。  3. 李文說當時讀中文是從右到左,這不完全符合事實。實際情況是:當時橫行中文大致上科技界是從左到右讀寫,傳統則從右到左讀寫。大陸50年代才規範橫排為從左到右。在台灣長期存在著混淆,而且在頗長時期內官方與大陸唱反調,規定橫行文字要從右到左,到近年才放寬。在香港也一直有這類混淆。報章文字橫排時改為從左到右大概還是近十年的事,大概以《明報》為始,但是《明報》報頭刊名到現在仍是由右到左。素以“進步報刊”自詡的《大公報》要到回歸前夕的1997年6月,才宣布橫排文字改為從左到右! (附記:1869年“發現”大熊貓的是耶穌會傳教士 Armand David,《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譯成“大維德”替代習用的“大衛”。據說內地近年來有主張嚴格音譯者,可惜中國人如果大聲讀出“大維德”,歐美人還是無法聽懂。大概最接近法語 David 的,應是天主教《聖經》的譯名“達味”,而這“達味”還須以上海話讀出才像。)

再談大熊貓 / 姚德懷 [ 原載《詞庫建設通訊》1999年7月第20期第49-50頁。] 我曾寫過兩段關於大熊貓的文字 ,其中引《中國大百科全書》說「大熊貓……俗稱花熊或竹熊,古籍上記載的貘、貊、貔、貅、白羆等均指此獸」。最近看到一則消息,說陝南留壩縣首次發大熊貓,並說多年來在農村老人中就有許多關於“花熊”的傳說,可知“花熊”應是陝南一帶的名稱。然則“竹熊”又是那些地方的稱謂呢?相信四川、陝西、甘肅的朋友能夠解答這些問題。 最近也看到《熊貓的風采》一書。其中有一節專談中國歷史上關於大熊貓的記載,列舉了異名及其出處。這裏摘要如下: 貔貅 (《尚書》、《詩經》、《史記‧五帝本紀》) 貘 (《東周列國志》第35回、《爾雅》、《上林賦》(司馬相如)、《貘屏贊》(白居易)、《本草綱目》(李時珍)) 食鐵獸 (《山海經》)        嚙鐵 (《神異經》(漢) 虞 (西晉) 貊 (唐) 猛氏獸、啖鐵獸 (《蜀中廣記》(明‧曹學佺)) 我們再翻查《辭海》、《辭源》等工具書,它們並沒有把貘等和大熊貓連繫起來。例如《辭海》(1989年)“貘”條:“貘”指 1. 貘屬動物……; 2. 古籍中的獸名……,沒有指出與今天的大熊貓有任何聯繫。可知,《大百科》和《辭海》的專家們對大熊貓的古名並沒有共識。《熊貓的風采》對此也沒有深入的分析。 上面有一個古名“食鐵獸”,為什麼有“食鐵獸”這樣奇怪的名稱,難道大熊貓 (或其他動物) 真能吃鐵嗎?《熊貓的風采》對此也沒有說明。倒是 George Schaller 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他認為大熊貓常到民居覓食,舔食炊具,甚至用強有力的牙齒咬壞鍋子以取得食物,因此有了“食鐵獸”這樣的名稱。 以前也討論過“熊貓”和“貓熊”的問題。一個說法是在1940年代由於“熊貓”兩字橫排時既可讀成“熊貓”,也可讀成“貓熊”,因此產生了混淆。這種說法是不足置信的。最近偶然對比了中文版《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和英文原版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的熊貓條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英文版“小熊貓”段說: The lesser (red,or common) panda (Ailurus fulgens)……(Sometimes called bear cat,or cat bear)…… 其中最後幾個字 (譯成中文即為:小熊貓……有時稱“熊貓”或“貓熊”) 在中文版裏竟然給略去了!這裏可能有兩個原因:1. 中文譯者可能認為這句話不重要; 2. 中文譯者可能認為英文原撰寫者弄錯了,“熊貓或貓熊”應該放在“大熊貓”後面才是。 不管怎麼樣,英文原文表明了“熊貓”或“貓熊”之爭,不僅在中文世界裏才有,在英語世界裏也早已經有了!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的英語版和中文版還有一個區別,英語版既有大熊貓的圖片,同頁也有小熊貓的圖片,而中文版只有大熊貓的圖片,沒有小熊貓的圖片。這一次我在諦視英文版的時候,忽然靈光一閃,有了“頓悟”。大熊貓太像熊了 (熊頭、熊身、短尾),小熊貓太像貓了 (貓頭、窄身、長尾)。因此小熊貓應該稱“熊貓”,大熊貓應該稱“貓熊”才是!而早期熊貓、貓熊的混淆,其源頭可能就是在於小熊貓! 話又說回來,“熊貓”或“貓熊”,其詞源畢竟還是近代的、外來的。在中國原產地或古代的稱謂中,從來不見有“貓”這個詞素。我們的先民畢竟是聰明的,他們沒有採用“貓”這個語素,因為貓爪是可以縮進的,而竹熊的爪是不能縮進的啊! 我們可否用回本地本色的稱謂“花熊”或“竹熊”呢? (本篇只談通名,不涉及學名。)

三十年代已有“熊貓”之稱 / 朱建頌  [ 原載《詞庫建設通訊》1999年11月第21期第50頁。] 《咬文嚼字》1999年第6期所載《“貓熊”變“熊貓”》,介紹20世紀40年代在重慶舉辦的動物標本展覽時,人們把從左到右的“貓熊”兩字讀成從右到左的“熊貓”,經過媒體傳播之後,造成以錯為對的情況,以迄於今,云云。 這則以錯為對的“故事”,跟姚德懷先生在《詞庫建設通訊》第13期 (1997年8月)《詞語隨筆》中提到的李玉英《漫談名詞審定工作》所述的完全相同,姚先生即已提出三點可疑之處,值得重視。最近,姚先生又在《詞庫建設通訊》第20期 (1999年7月)《詞語散記》中提到英文版不列顛百科全書“熊貓”條中有“小熊貓有時稱熊貓 (bear cat) 或貓熊 (cat bear)”的情況,表明英語世界裏也存在同樣的分歧,這就不是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問題了。 在這方面,我特作兩點補充: (1) 1915年編成、193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熊 胡弓切”之(三):“熊貓,獸名,似貓而善升木。”從所附熊貓圖看,是小熊貓。(見1978年重印本,第935頁。) (2) 1938年出版的《辭海》“熊貓”條稱:“怪獸名,產新疆;……距今六十年前,為法國科學家比利大衛氏所發現”。(見1980年重印本,第1849頁。) 這是大熊貓,儘管產地不確。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熊貓”條說“1869年由耶穌會傳教士大維德發現”(見卷8第691頁),則《辭海》此條草擬於1929年前後。 以上兩項資料反映的時間都在30年代 (實際更早),足證稱“熊貓”並非40年代所發生的以錯為對的偶然現象。再者,《中華大字典》和《辭海》都是直排的,絕不致發生差錯。 另外,對姚先生述及的內容作兩點補充: (1) 我國古代大熊貓的異名除《詞語散記》所列8種之外,還有:白豹 (《爾雅》),猛豹 (《山海經》),白狐、執夷、白羆 (陸璣《詩疏》)。當然,這些都是文獻上的說法,確否尚待考證。  (2) 關於食鐵之獸,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貘》中提到“今四川川東有此獸,薪采攜鐵飯甑入山,每為所齧”,也許就是 George Schaller 所說“大熊貓常到民居……咬壞鍋子以取得食物”的依據。這類推測和發揮,稱得上是“合理的解釋”; 而“能舐食銅鐵”(《爾雅》郭璞注) 乃至“須臾便數十斤”(《蜀都賦》劉淵林注) 之類則極不合理,不可信。 [430079 武漢市 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 [編者注:1932年商務《動物學大辭典》既無“熊貓”、“貓熊”,也無 Panda。]

留言

匿名表示…
看到我眼都花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老三台1978~1998懷舊西洋電視影集回顧

小甜甜生命中的五個男人

谷村新司的經典歌曲「昴」